关于我们 入会须知 会员中心 加入收藏  
首页 协会简介 新闻中心 协会公告 葫芦文化 会员中心 在线留言 协会论坛 联系我们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注 册 本站公告: 会员证领取  第八届中国•龙港国际葫芦文化节召开 
协会公告
· 会员证领取
· 第八届中国•龙港国际葫芦文...
· 2013年葫芦岛葫芦山庄有限责任公...
· 第三届国际葫芦文化节合影照片
· 葫芦岛葫芦协会第二次理事会在召...
· 征集、收购葫芦展(制)品
· 罗杨为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题字
· “中国联通”第三届国际葫芦文化...
协会信息
· 我们的节日·丰收节,2023中国(葫...
· “我们的节日·丰收节”2023中国(...
· “我们的节日·丰收节”系列活动2...
· 2020中国(葫芦岛)葫芦文化节
· 第十届中国•葫芦岛(龙港)...
· 2018年第九届中国•葫芦岛(...
· 葫芦岛葫芦协会龙港分会、连山分...
· 葫芦岛葫芦协会换届选举结果
葫芦文化    
 
追根塑源话葫芦
 
——写在我市被命名为“中国葫芦文化之乡”之际
王立平
 
      8月9日上午,“中国联通”·葫芦岛第三届国际葫芦文化节暨“中国葫芦文化之乡”授匾仪式在国家4A景区葫芦山庄隆重举行。市委副书记闫生代表葫芦岛市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手中接过“中国葫芦文化之乡”牌匾,与此同时,“中国关东民俗博物馆”、“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也举行了揭牌仪式。现场数千名群众亲眼目睹这一重要时刻,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一文化盛事。小小的葫芦在带给人们惊喜的同时,也因其自身所蕴涵的文化意义而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本文根据葫芦文化学发展实际,从葫芦的实用功能与文化演变两方面做一介绍,并谨以此文祝贺我市被命名为“中国葫芦文化之乡”。
     葫芦,又名匏、瓠瓜、瓠、壶、蒲卢、扁蒲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在植物学上属于葫芦科,有十分悠久的栽培历史。在我国近一万年前的遥远时代,葫芦植物就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长繁衍,而且遍布大江南北,成为我们的祖先的生活必需品。浙江的河姆渡遗址就曾发现7000年前的葫芦皮及葫芦籽,说明我国考古发现的葫芦是最早的。到了商周时期,葫芦栽培已十分普遍。在甲骨文中已出现表示葫芦的“壶”字。
  作为一种“老资格”的驯化植物,葫芦是最早和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的必需发生密切联系的原生态物种之一。同时,由于葫芦具有易生长、繁育能力强的生物特性,从而成为母系时代孕育生命、繁育人群最原初的文化象征。国内多位葫芦文化研究学者认为,葫芦在人类衣食住行、婚嫁育儿、医药养生、信仰礼仪、节会庆典和游艺娱乐等日常生活中都具有广泛应用和民俗文化象征。
(一)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民以食为天。”其中的瓜是重要的食物。《管子·立政》:“六畜不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不备,国之贫也。”又说“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家之富也。”从中看出,古代将家畜、葫芦、水果视为国家贫富的标志,可知葫芦在食物中的重要性。
  葫芦的嫩实、叶都可食用,古人还发明葫芦的多种吃法,既可以烧汤,又可以作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晒。与其它瓜果不同的是,不论葫芦还是葫芦的叶子,都要在嫩时食用,待秋老后便失去了食用价值。《诗经·邶风》中有一句:“匏有苦叶。”“苦叶”即“枯叶”,实际是说,葫芦的叶子已经老了,变苦了。
  民间最常见的做法是把葫芦加工成葫芦干条收藏起来,留到冬日做成荤菜。南宋《东京梦华录》卷九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符……卖干茄瓠、马牙菜、胶牙饧之类,以备除夕之用。”“干茄瓠”就是茄干、葫芦干。既是除夕之用,看来身价还不低。葫芦虽然算不上什么高级菜蔬,但经过晒制的葫芦干,却是别具风味,备受欢迎的。据营养专家说,葫芦条含有大量营养成分,如糖、蛋白质、胡萝卜素、铁、磷、钙等,因此保健功能甚多,既能调节心脑血管、调节肝脏免疫力、健身养颜等,还有降血压的作用。药理研究证实,葫芦的苦味质即“葫芦素”,还有较强的抗癌作用。近年来,葫芦山庄致力开发利用葫芦食用功能,精心研制“葫芦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是句俗语,也道破了葫芦与药的关系。从古代典籍中看,古代医学家孙思邈扛着锄头去采药,锄把必拴一个药葫芦。葫芦除了能盛药,本身就可入药,王祯《农书》卷三:“亚腰者可盛药饵,苦者可治病。”尤以葫芦壳的药用价值最高。其味甘、性平,无毒,消热解毒,润肺利便。有恶疮、脚气者,食之亦有疗效。愈是陈年的葫芦壳,疗效愈高。李时珍说:“瓢乃匏壶破开为之者,近世方药亦时用之。当以苦匏者为佳,年久者尤妙。”(《本草纲目》)这种陈旧葫芦称为“败瓢”或“破瓢”,其味苦,可消胀杀虫,对各种痔瘘,尤为有效。
  除了食用、药用,葫芦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十分广泛。由于葫芦本身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因此,保留葫芦的天生形态,不加任何雕饰,即可充分发挥葫芦作为天然容器和生产生活用具的实际功能。据生物学家研究,在中国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天然盛器,植物中仅有葫芦一种。中国社科院刘尧汉研究员认为:“在人类发明陶容器之前,尚有一个相当长的使用葫芦容器的时期。”葫芦可以做碗、盘、杯、勺、瓢等各种容器;细腰葫芦可做渔网的浮子,山区民族则以葫芦盛火枪砂,俗称火药罐。农业生产中有一种葫芦播种器,葫芦岛当地农民叫它“点(种)葫芦”,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还有人在使用。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就收藏有“点(种)葫芦”原件。
  最为常见的葫芦盛器当首推水瓢。盛水的水缸旁必配水瓢。农村妇女做饭,都以“添几瓢水”计算多少。米搁多了,自会多添一瓢水;家里有老人,喜食稀软的米粥,煮饭时也要往锅里多添几瓢水。由于不同用途,一个家庭往往有几只瓢,用来喂猪的叫“泔水瓢”或“浑水瓢”,舀米舀面的叫“面瓢”、“粮食瓢”。在农村邻居之间,借米借面往往以满瓢为标准,过后还人家的时侯,再用同一只瓢。这里的瓢代替升、斗,成了量器。
  另外,盛放鸡蛋的葫芦头,因为一度充当农家的“存钱罐”,被老太太们视作宝贝。葫芦头是选用体积硕大的瓢葫芦,待秋老成熟后,从根端开一拳头般大小的口子,掏去内瓤,即可使用,较大者能盛装几百只鸡蛋。
  在古代,葫芦还是制作乐器的重要材料,其价值不亚于丝竹。《尧典》中有匏为八音之一的说法。八音,指八种质料不同、发音不同的乐器,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其中匏即葫芦,属于一大类。《诗经·小雅》:“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是由十三个竹管排列插入葫芦制成的葫芦笙,且是一种高贵的乐器。古人认为,从葫芦笙里发出的声音是汉、彝、苗、傣、哈尼等各族共祖伏羲、女娲的声音。汉文典籍中也有近似的记载,如《礼记·明堂位》所说,女娲“承伏羲制,始作笙簧”。连同《楚辞·大招》所谓“伏羲《驾辩》”,即伏羲谱制了名叫《驾辩》的乐曲。这就是说,葫芦笙及其乐曲是由伏羲、女娲制作的。由此反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成员,尽管语言有别,但在远古曾有过一个共同的声音,它就是通过葫芦笙发出的中华民族原始母系氏族时代的共祖伏羲、女娲的声音。这虽属神话,但也不失为各族先民共同心理状态的一种表现。今天。当你走进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在悠扬曼妙的葫芦笙、葫芦丝乐曲声中,欣赏一件件精美的葫芦展品,你会情不自禁感叹:“不听不看不知道,小小葫芦真奇妙。”
(二)
  葫芦的确是一种奇趣无比的植物。由于与人类物质生活的紧密联系,葫芦被赋予了多方面的象征意义,使葫芦从一种食物和器物上升到了令人肃然起敬的神圣地位。著名民俗学者钟敬文提出:“葫芦是中华文化中具有丰富内涵的果实,它是一种人文瓜果,而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瓜果。”从而明确了葫芦这种最普通的物种,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
  象征人类始祖和子孙繁衍。《诗经·大雅·緜》云:“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这是先秦文献对葫芦生人说的最早记载。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许多成员的先民都曾崇拜过葫芦,把葫芦视为最早的祖先,都有关于出自葫芦的传说,都流传着“葫芦生人”神话,其基本母题:人最初是从葫芦中走(生)出来的。傣族神话说,在荒远的古代,地上什么也没有。天神见了,就让一头母牛和一只鹞子到地上来。这头母牛已经在天上活了十几万年,到地上只活了三年,生下三个蛋就死去了。此后,鹞子孵蛋,其中一个蛋孵出了一个葫芦,人即从这个葫芦里生了出来。拉祜族神话说,天神创造人类时,是用自己种的葫芦,葫芦长大,发出人的声音和歌唱,天神叫老鼠给葫芦咬开两个洞,人便从葫芦里爬了出来。汉族关于“女娲作笙簧”的神话,据专家的解释,笙之所以叫“笙”,据说是为了人类的繁衍滋生。而古代笙用葫芦(匏)制作,这里葫芦象征了孕育人类的母体,把母体与葫芦等同起来,是因为葫芦瓜不仅以它的浑圆,形似孕育胎儿的母体,且以它籽粒多,象征了人类的繁衍。
葫芦生人说,不独我国有,外国也有。国际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他的《关于葫芦神话》一文中就引证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一首诗:
湏摩底呢,虎般的人!
生出来一个长葫芦,
人们把葫芦一打破,
六万个儿子从里面跳出。
除了人类外,从葫芦里走(生)出来的还有各种有生命的动植物。原始思维认为,万物有灵,人与动物常有血缘关系,是兄弟,所以人与动物同出于一个母体——葫芦。
葫芦不但生人,葫芦还救人。在中国许多民族中都流传着故事情节大同小异的洪水神话: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暴发,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受神示躲进他们自己种的大葫芦里逃生。由于葫芦具有空心、轻巧、结实、防水、浮力大的特点,因此和史前大洪水故事发生紧密关联。闻一多先生对49个洪水故事进行分析,认为当时的救生工具有葫、瓜、木桶、床、鼓、舟等,其中自然物最多,尤以葫芦居救生工具之首。葫芦既是拯救人类免于灭亡的器物,又是人类所由生出的地方。几乎所有的洪水神话都用魔术般的方式描述了葫芦快速生长的过程。归根结底,葫芦被赋予了对于人类繁衍极为重要而又神秘的生殖力,成为易生、多子的文化象征主体。
  象征神仙栖息之地。先秦以后,随着人们心理追求的需要,葫芦文化逐渐从带自然崇拜性质的母体崇拜和祖先崇拜,发展演化出了一个“葫芦仙境”世界。《史记·秦始皇本记》云:秦始皇要长生不死,“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于是,遣徐福等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关于三神山,东晋王嘉《拾遗记》卷一《丹丘之国》具体地指出:“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云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这就是说被视为神仙栖息之地的三神山都以葫芦的“壶”命名,“且形如壶器”,可见葫芦被看作是神仙的栖息之地。
  发展到后来,葫芦不仅仅是仙境的象征,甚至葫芦本身也是仙了。南朝刘敬叔《异苑》卷二补云:
  “西域苟夷国山上有石骆驼,腹下出水,以金银及手承之,即便对过(漏),唯瓠芦盛之则得,饮之令人身香泽而升仙,其国神秘不可数遇。”用葫芦盛酒饮,人都可升仙了。1959年版《中国民间故事选·春旺和九仙姑》里说:“九仙姑下凡经年,忽于天井种葫芦,遂踏葫芦藤升天为寿于其父”,这里葫芦藤又成了登天的天梯了。正因为葫芦本身已被神化仙化,故《后汉书·费长房传》中记载了河南汝南县人费长房看到集市上有一老翁“悬一壶于肆头”卖药,其自称是“神仙之人”,邀长房进入壶中饮酒,此壶中别有天地。这便是成语“悬壶济世”的出处,“悬壶”成为中医的标记。
在民间文学作品中,葫芦往往成为变化莫测、法力无边的宝贝,被用传说、故事、歌谣等各种形式表现着。早在1985年我市文化工作者采录的《小葫芦头》可以作为这类作品的代表:
很久以前,金沙河边上有母子俩,儿子名叫苦瓜,靠打鱼为生。有天夜里,苦瓜娘俩借着月光在河上打鱼,从一条水蛇口里救下一条金色的大鲤鱼。第二天夜里,苦瓜一个人又来打鱼,刚要撒网,忽见岸边站着一位俊俏的姑娘。原来这位姑娘就是昨夜被苦瓜娘俩救下的大鲤鱼,是金沙河龙王的女儿,为报救命之恩,愿与苦瓜结为夫妻。
  谁知好景不长。第二天天刚亮,龙王派来虾兵蟹将,要把龙女抢回去。临别,龙女对苦瓜说:“你要是有胆量,赶快到天山顶峰岩洞里去取‘拉干石’。在金沙河边一磨‘拉干石’,你要啥父王就得给你啥,可你只要宝葫芦,宝葫芦一到手,咱俩就能团圆。”
  苦瓜历尽千辛万苦找来“拉干石”,依着龙女的嘱咐,来到金沙河边上就磨起了“拉干石”。不到一袋烟的工夫,河水就快干了。这时,河里走出一个白胡子老头,对苦瓜说:“小伙子,快别磨了,我是金沙河龙王,你只要把‘拉干石’送给我,龙宫里的宝贝尽你挑尽你拣。”苦瓜想起龙女的话,对老龙王说:“我一不要金,二不要银,只要宝葫芦。”苦瓜得到了宝葫芦,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他拍了拍宝葫芦,龙女笑呵呵地从里边出来了,苦瓜娘笑得合不上嘴。吃饭的时候,他们只要把宝葫芦摇上三摇说:“葫芦葫芦开,好酒好菜来。”一会儿葫芦口一开,酒呀、菜呀,就会热气腾腾地摆满一桌。从此,苦瓜一家三口过上了好日子……(摘自《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锦州市卷》1988年10月第1版)
(三)
  葫芦谐音“福禄”,在中华吉祥文化中,葫芦采天地精华,纳五福于壶中,其内涵历史久远,传播广泛,功效奇特而丰富,故而成为民间祈福的吉祥物的典型代表。
  婚俗中的葫芦。葫芦为蔓生植物,枝茎蔓延,有子孙蔓延的象征。因此,很早以前便被当作婚俗婚礼中的吉器吉物。古文献《礼记·昏义》记载古时的“合卺”之礼。“巹”就是把葫芦一分为二成两个瓢,“合卺”又称“合瓢”,是新人各执一瓢盛酒而饮,两瓢相合以象征夫妇合体。此种仪式后来演变为用两个杯子代替,称为交杯酒。民间也把扣碗比作新婚和合、男女相配、生殖繁衍的象征。笔者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结婚,结婚当晚,客人散尽,母亲用两只花碗对扣起来,里面盛装食物,摆在桌上,作为新婚夫妇的第一顿晚餐。当时颇不解其意,若干年以后才意识到,用两只碗来代替葫芦瓢一仰一合扣在一起,可看作是古“合巹”之礼在现代婚俗中的“翻版”,也是在人们科学地认识到生育的真正原因之后,依然用近似葫芦这个原型象征生命的意义的一个例证。葫芦合巹之俗外,在少数民族中尚有刺葫芦之俗。广西瑶族男青年到了当婚之时,自己或父母兄妹看中了女方,便邀请两个男媒带些猪肉和两个装满酒的葫芦到女方家求婚,将猪肉与葫芦挂在篱笆上。茶余饭后,倘若女方不同意婚事,便偷偷用针刺破葫芦,让酒漏出,如答应婚事,则收起酒肉,一年后即举行婚礼。
  岁时节令中的葫芦。作为吉祥物,葫芦不仅在婚俗中有着不俗的表现,在岁时节令等传统习俗方面,葫芦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信仰和文化传统。
  1、       收瘟、去灾,祛疾葫芦。因《八仙过海》传说,葫芦跻于“暗八仙”即“八宝”之列,获“金丝丫腰葫芦”、“宝葫芦”之誉,因此民间认为葫芦是神仙的用物,具有降服鬼祟,驱邪祛病的法力。明代的北京,除夕有贴红纸葫芦之俗,以收瘟鬼。而据河南《荥阳县志》载:元旦悬瓠于户,福来灾去矣。有些地区到了立秋这一天,女性长辈用红布剪为葫芦形,缝在儿童衣服上,可以祛疾。云南的苦聪人除把葫芦看做祖先崇敬外,还在小孩的衣领缝上葫芦籽,把葫芦籽当做孩童的护身之宝。
  2、       收毒葫芦。“五月到,五月到,上门槛上挂葫芦,下门槛上插艾蒿。”(民谣)农历五月被民间称为“恶日”或“毒日”。由于夏至到来,气温陡升,各种病菌衍生繁殖。人们为捱过这段难熬的日子,便想出各种办法以避毒疫。民间将最容易伤害人身的毒虫归为“五毒”,即蜈蚣、蝎子、壁虎、蛇、蟾蜍五种毒物。葫芦则首当其冲发挥着镇杀“五毒”的功效。
收毒葫芦有两种: 彩葫芦一般用绫罗制成,以彩线相串,或用彩纸折叠,剪贴而成。纸葫芦一般用红纸剪刻而成,贴在门栏上,且葫芦口朝下倒贴,俗谓“倒灾葫芦”,以取对“五毒”的镇杀。直到近代,在汉族民间,也总是将葫芦视为与龙、凤和虎一样的吉祥物。1931年印的二十卷本《天津志略》载:“五月初五日,闺人皆以绫罗巧制小虎、桑葚、葫芦之类,以彩线串之,悬于钗头,或系之儿背,谓可避鬼,且不病瘟……”
除了端午节我国有悬挂纸葫芦之俗外,在万物萌生的春天(二月初二),也用葫芦驱毒虫,所不同者是用真葫芦“敲击屋梁以弭蝎虫。”
  3、灭鼠葫芦。鼠害是人类的心头之患,是农业生产的大敌。我们的祖先在同鼠害作斗争中,不仅利用了各种物理、化学的方法,如机械、堵洞、投饵、鼠药等,还形成了一些灭鼠的民俗节日,从中不难看到葫芦的影子。
正月初十,山西流传一首童谣:
葫芦葫芦滚八匝,老鼠生下一窝瞎娃娃;只有一个有眼的,猫逮啦。
正月十五,湖北荆州有一首民谣:
正月十五敲破瓢,老鼠落儿不成苗;
正月十五敲簸箕,老鼠落儿不成器。
正月十六,河南、云南等地在当天晚上,有人左手持葫芦,右手拿锯,绕房子一周,最后把葫芦放在地上拖,唱道:
葫芦拖一拖,老鼠死一窝。
葫芦锯一锯,鼠儿不成器。
二月初二,山东枣庄在当天晚上敲瓢渣,念三遍咒语:
二月二,敲瓢渣,十窝老鼠九窝瞎。
还有一窝没瞎的,送给房后老家。
在上述节日民谣中,葫芦再一次显示威力并达成人们的愿望,其镇杀老鼠的效果,让号称老鼠“杀手”的老猫都相形见绌。
(四)
葫芦虽小藏天地,
伴我云山万里身;
收起鬼神窥不见,
用时能与物为春。
  在本届葫芦文化节期间,刚刚挂牌的“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举办了一场葫芦文化专题艺术展,展出书法、绘画、楹联、剪纸、摄影作品上百幅,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有几件书法作者不约而同地选了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这首咏葫芦诗。
  众所周知,葫芦因其圆润的外形和诸多象征意义,历来受到文人雅士喜爱,古往今来,歌颂葫芦的诗文不胜枚举,佳作纷呈。“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这首称为《緜》的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大雅》的首句,以绵延不绝的葫芦(瓜),象征人类的兴盛繁衍;《诗经》中的许多诗句描述了葫芦的实用功能以及当时人们对葫芦生物特性的认识。如:“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执豕于牢,酌之用匏”、“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瓠有苦叶,济有深涉”等等。
东汉末期,军阀割据,社会离乱。有“七子冠冕”之称的诗人王粲发出“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的慨叹,借“匏瓜”(葫芦)倾吐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到了唐代,诗圣杜甫把目光停留在秋后的葫芦架上:
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
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
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
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初。
诗人由秋天萧疏的葫芦架,联想到自然界鸟虫的境遇,道出人生况味。
葫芦与酒结缘非浅,故而受到诗人的反复吟咏: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诗人用一瓢酒说明自己对朋友的想念之情。
美酒酌悬瓢,其醇好相映。
蜗房卷堕首,鹤胫抽长柄。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
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这首诗把葫芦与美酒相提并论,还写出葫芦的颜色、形状,尤其“虚心轻且劲”一句,是对葫芦的崇高礼赞,使人不由地联想起郑板桥笔下的墨竹。
“虚心轻且劲”的葫芦在古代多与名人高士相伴,以衬托他们清高淡泊的人格。诗人常常借状写葫芦表达追慕前贤的情感:
华阁与贤开,仙瓢自远来。
幽林常伴许,陋巷亦随回。
(唐·郑审《酒席赋得匏瓢》)
  诗中提到的许由是古代一位高士,相传尧让天下于许由,许坚辞不受,躲进箕山,食野果,喝山泉,其志不移;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住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中唐诗人韦应物在一首题为《答释子良史送酒瓢》的诗中,也流露出相同的心迹:
此瓢今已到,山瓢知已空。
且饮寒塘水,遥将回也同。
  历史上写作咏葫芦诗最多的人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作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比前代更甚,畜养鸣虫是清代几代帝王的雅好。以葫芦作为养虫之具不知始于何时,但以清代为盛。乾隆是一个对鸣虫及葫芦工艺均有浓厚兴趣的帝王,他也因此留下了不少吟咏鸣虫葫芦的诗作。
如:咏壶卢瓶
碗盘富有印成模,似此花瓶新样殊。
大小葫芦连蔓缀,物毋忘本若斯夫。
又如:恭咏壶卢罐
成器已将百岁余,康熙赏玩识当初。
置之白玉青铜侧,华朴之间意愧如。
  这首诗透露一个信息,在康熙年间宫里就流行畜养鸣虫,还出现了范制工艺的葫芦器,足以证明这种制作工艺在清代达到一个历史的高峰。
 
  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壶中。当今,在我市获得中国葫芦文化之乡命名的时代背景下,生态葫芦的经济实用与葫芦文化的神奇奥妙,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也必将为葫芦岛这个“福禄之地”的振兴和谐带来大发展大机遇。葫芦文化在葫芦岛这块沃土上一定会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作者系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馆长)
2009年8月25日
 
参考书目:游琪、刘锡城主编《葫芦与象征》
《葫芦艺术及其他》
                孟昭连著《中国鸣虫》
 
 
 
             
版权所有 葫芦岛葫芦协会 Copyright© 2009-2010 hldhlx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9006087号